一次性输血器倒流自体输血回收装置及临床应用
国外医疗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在手术过程中,大都采用自体血液回收的方法给病人输血。这是目前最安全的输血方法之一,但在国内很少应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更无经济条件应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机。自1995年以来,利用一次性输血器改装自体输血回收装置,临床使用效果较好,为推广其应用,现介绍如下:
1.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一次性输血器,我们选用山东淄博医用器材厂的产品(同类型输血器亦可)。
使用时,在无菌条件下,将输血器与采血瓶接好,即输血器二针头插入采血瓶内,有滤网的输血管为吸血管,输血器进气管接吸引器,安装完毕后,将采血管放置在平台上开动吸引器,即可回收胸腹腔血液,血液通过吸引管,经过滤网过滤收集到采血瓶内(抗凝剂:新鲜血液4:1,体腔血液20:1),瓶满后换采血瓶继续回收,每瓶血放置平台静止15min,血液下沉,泡沫在上或消失后,即可输给病人。
2.临床使用效果
临床使用25例宫外孕病人,其中12例每例回收800ml,8例每例回收600ml,5例每例回收500ml,共回收约16900ml,输入后无并发证,安全出院。
3.讨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进报道,现在我国人群乙肝的发病率为10%,有1亿多病人,丙肝的发病率为3%,其中9%由输血传染。在职业献血员中丙肝患者>10%,30~60的病人在心血管手术后澳抗转为阳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输较大量异体血液的病人,平均有1/3不同程度的染上乙肝和丙肝病毒[1],血还是自己的好,要保护自己尽量少遭他人血液传染。因此,为了保护病人必须减少输库血,尽量采用自体血,将手术出血及胸腹出血回收、过滤、防凝、去沫后输给病人。
胸腹腔内鲜血用吸引器吸到装有ACD抗凝液的无菌瓶内,然后用二层湿纱布过滤后,即可经输血装置输入[2]。对输血仍以标准过滤器为好,因流速阻力增加后可能造成增加血溶的机会,在强力通过微孔过滤仍存在有争议,由于微孔或超微过滤在大量输血中的作用缺乏说服力,一般认为仍以170m标准滤器为合适[3]。输血器过滤网即为标准滤网,比二层湿纱布过滤效果好,且符合要求。
自体血回输器(专利号:902264567)要求工作负压10.66~13.30+5kPa,负压不要太大,以免增加溶血,输血器负压管最大负压强度<8 kPa,负压≥8 kPa时,负压管吸瘪,采血瓶不在增加负压,起到限压作用。吸血速度≤700ml/min。对妇产科,神经外科,骨外科等胸腹腔积血,手术失血在500ml以上急诊或择期手术均可应用。对恶性肿瘤,血液污染,混入大量胆汁或尿液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病人,开放性创伤4小时以上者,胸腹腔积血72小时以上者禁用或慎用,自体输血最好不超过1500ml,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赵国顺等.自体血液回输的临床应用.麻醉学论坛,1996;3:12.
2. 沈阳医学院编.实用手术学(麻醉分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4:175.
3. 佟永生.输血治疗.见王大柱主编.人体疾病与麻醉.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508.
发表于《麻醉学论坛》1998;4:36.与《医疗器械报》1997,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