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眩晕症54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椎旁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穿刺点选在枕后结节下方,C2~3间隙外侧约2.5cm处,选4cm长5号针垂直皮肤进针,进针约3cm,可触及横突并滑过横突至椎间孔处,回抽无脑脊液、无血液后即可注药。同法阻滞对侧。结果 54例1个疗程痊愈45例,余8例行第2个疗程痊愈6例,好转2例,总治愈率96.2%,有效率100%。结论采用椎旁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眩晕症是可行之法。
关键词 交感神经;颈神经;椎旁;眩晕症
眩晕症发病率较高,病因不十分清楚,也无较好的治疗方法。2000年以来,采用椎旁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眩晕症5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54例,男26例,女28例,年龄19~64岁,均有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症状,16例同时伴有耳鸣,病程2~46d,全部患者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门诊接诊36例,经内科治疗效果不好,转门诊改行神经阻滞治疗18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曲颈。穿刺点选在枕后结节下方,C2~3间隙外侧约2.5cm处,选4cm长5号针垂直皮肤进针,或稍向外侧,对准乳突尖下方1~1.5cm处(为C2横突)方向,进针约3cm,可触及横突并滑过横突至椎间孔处,有时有异感放射至耳后,回抽无脑脊液、无血液后即可注药。同法阻滞对侧。约10min后耳后、枕部出现麻木感,整个面部有热感,双侧Horner综合征出现,即阻滞成功[1]。1次/d,3次为一疗程,休息1d,观察效果,再行第2疗程。用药2%利多卡因3ml,0.75%布比卡因2ml,注射用水5ml,共10ml,每侧5ml。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患者眩晕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缓解为好转,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2.2 结果 54例1个疗程痊愈46例。余8例行第2个疗程,痊愈6例,好转2例,治愈率96.2%,总有效率100%。本组阻滞168次,阻滞后眩晕减轻,有10例活动时眩晕加重,1h后消失,别无并发症和副作用发生。对于痊愈1年以上者43例进行随访,复发3例,治疗仍有效。
3 讨论
颈上神经节位于第2、3颈椎横突的高度[2]。静总动脉的分支——大脑前、中、后动脉、舌动脉、面动脉及脑膜中动脉等均有颈上神经节发出分支并组成各种神经丛予以支配[3]。颈部的交感神经丛来自颈脊神经分出的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4]。所以选C2~3间隙神经根椎间孔处注药阻滞,即椎旁脊神经阻滞,相应的颈上交感神经节的节前纤维、节后纤维均被阻滞[5]。起到颈上神经节阻滞作用,均可出现Horner综合征。
眩晕症是一种运动或位置性幻觉,是机体对空间定位和重力关系体察能力的障碍。其病因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继而使内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导致迷路水肿及内淋巴压力增高、缺氧、变性等病理变化。而椎旁颈交感神经阻滞能调节植物神经,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淋巴管,可使脑血流增加,脑供氧增加,能扩张内耳动、静脉及淋巴管,增加其灌注量,消除迷路水肿,降低内淋巴系压力。另外利多卡因能改变神经纤维的钠(钾)通道,阻止了前庭神经通路的传导过程;同时在中枢对小脑细胞的钠转运也有影响,从而衰减或消除前庭的病理性刺激,使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6]。椎旁颈交感神经阻滞操作简单,无并发症,总有效率100%。本组54例痊愈52例,特别是经内科治疗效果不好,改行神经阻滞的18例,同样治疗痊愈。可见颈交感神经阻滞是治疗眩晕症的可行之法。